“为什么孩子都上大班了还不认字?”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总是这样苦恼。但奇怪的是,很多小学生家长却苦恼孩子看图作文时没话可说,对图中的细节视若无睹,缺少想象和推理。于是,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拼命琢磨哪个写作培训班或者讲故事班更好。对此,专家认为,这些培训班都不是“教育”,家长应该从小就在生活细节中打开孩子对于图画和文字的感觉通道,培养孩子的前读写能力。
孩子需要的是“感官开发”
儿童用他们的大脑思考,却用他们的“心灵”记忆,儿童热爱和珍视的人与物、喜欢做的事情、能够引发关注的东西,都是可以用来帮助儿童学习的工具。
1998年,著名儿童教育学家pressley就在他的著作《用平衡教学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》中指出,成功的语言教学应该是将基本读写技能,如看字、理解与全语言的读写环境相结合的一种平衡教学,这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。可见,图文并茂或者在情景中学习,才符合儿童的形象思维特点,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,更恰当、更规范地运用语言。
写字是非常高级的思维活动,汉字的部首、结构对手眼协调的精细程度有更进一步的要求,并且要遵循笔顺、记忆笔划,需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、动作水平和思维发展基础。20世纪末,西方语言教学领域掀起了关于看字、读音教学与全语言教学的大论战,有学者指出,缺乏真实生活情境和具体语境的支持,会导致儿童识字写字的量增加,但阅读理解能力很差,并且令儿童感到枯燥乏味。所以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应该着眼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,丰富的口头表达、交流机会,应该贯穿儿童语言学习的始终。